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全球煤电“卷土重来

信息来源:中国能源报 | 作者:官方发布|行业资讯|浏览次数:4320
2022-07-13

受近期能源供应紧张影响,截至6月底,德国、英国、法国等国相继呼吁节约用能,同时一改一直以来的“弃煤”姿态,表示将加大燃煤发电量,弥补因天然气短缺带来的能源供应缺口。除欧洲外,为保障能源供应,印度、日本、韩国等国也陆续加大了煤炭用量。全球范围内一度广遭“嫌弃”的煤电似乎正卷土重来。


  气源紧张,多国选择“以煤代气”

  德国经济部长Robert Habeck日前公开表示,由于天然气供应日趋收紧,德国不得不降低天然气发电比例,同时燃烧更多煤炭。“如果德国没有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冬季的能源供应将变得‘非常紧张’。为此,德国将加大煤炭用量,弥补因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减少而导致的空缺。”

  Robert Habeck坦言:“我们必须降低天然气消费量,尽可能地在夏秋季节存储更多天然气,确保天然气储罐到冬季是充满的。”

  与此同时,荷兰政府也发布了能源危机的“早期警告”,向消费者、能源监管方和政府预警即将出现的天然气短缺,同时宣布将放松燃煤发电产能限制。业界估计,今年,荷兰将减少至少20亿立方米天然气用量。

  法国能源转型部也发布声明称,将在必要时重新启动位于法国东部的圣阿沃尔德煤电厂。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曾承诺,将在今年内关闭法国所有的燃煤电厂,其中,圣阿沃尔德煤电厂已在今年3月正式关停。

  英国政府则表示,正与法国电力公司商谈,计划延长英国诺丁汉郡一座燃煤电厂的运营年限。据了解,该电厂是英国现存的3座燃煤电厂之一,原计划于今年9月退役。然而,随着英国电价不断上涨,英国政府不得不以“保障能源安全”为由延长该燃煤电厂的寿命。目前的计划显示,自今年10月到明年3月期间,该电厂仍将由法国电力公司运营。

  除此以外,意大利已在数月前开始“囤”煤,奥地利也宣布将一座天然气发电厂改为煤电厂,以应对不时之需。


  能源供应吃紧,煤炭再度紧俏

  已定下明确淘汰煤炭时间表、大力推进“煤改气”的欧盟国家,为何突然转变了态度?业界普遍认为,天然气供不应求是主要原因。

  近期,受西方国家对俄制裁影响,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天然气相关设备维修出现延迟,削减了自俄罗斯通向德国的“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的输气量,引发了新一轮的化石燃料价格上涨。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液化天然气(LNG)价格一再走高。截至6月第二周,亚洲LNG现货价格已经超过了3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创下近4个月来的新高。煤炭价格更是高位徘徊,路透社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初,动力煤价格同比上涨了243%,澳大利亚纽卡斯尔煤炭现货交易价格更是达到了2020年同期价格的8倍左右。

  实际上,欧洲的能源供应危机并不是今年才开始。去年下半年起,欧洲气价、电价就持续上涨,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多次表示将降低对俄依赖,并宣布自今年8月起禁止进口俄罗斯动力煤。然而,进口自俄罗斯的动力煤此前最高可占欧盟动力煤进口总量的70%以上,为弥补动力煤空缺,欧盟不得不四处寻煤。

  根据航运数据追踪机构VesselsValue发布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哥伦比亚出口至荷兰、比利时以及英国的动力煤总量较去年增长了一倍以上。哥伦比亚官方数据则显示,今年4月,该国的煤炭出口收入达到13亿美元,创下近30年来的历史新高。今年5月,哥伦比亚总统又表示,已经与德国就增加动力煤供应达成了一致。


  煤电重启,气候目标受威胁

  除欧洲国家外,日本、韩国、印度等国为保障本土电力供应,也于近期大量购入煤炭。印度政府的文件显示,今年5月,受电力供应不足影响,印度甚至将放宽煤矿开发过程中的环保要求,在运营的煤矿项目能够在不提交新环境影响研究报告的情况下提高产能。

  面对煤电的“回暖”热潮,多家机构表示了担忧。《金融时报》分析认为,英国如果延长燃煤电厂的运行年限,预计将额外增加至少数千万英镑的开销,进而拉升消费者用能成本,同时这一举措也将影响英国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欧洲风险咨询机构Eurasia集团能源、气候和资源部门主管Henning Gloystein表示,德国计划重启的燃煤发电厂大多采用褐煤和硬煤,这两种煤炭的污染程度都很严重,不利于应对气候变化。

  欧洲环保组织Europe Beyond Coal执行主管Mahi Sideridou更是表示:“数十年来失败的能源和基建政策导致了欧洲当下的困境,欧洲不得不重新考虑煤炭,不顾可能造成的气候灾难。”

  路透社撰文指出,目前正处夏季的欧洲不断受到热浪侵袭,电力需求一再上涨,推动天然气需求持续高企,而更为严峻的考验或许还在未来的冬季。届时,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形势可能会进一步恶化,这将成为欧洲面临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