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行业资讯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积极稳妥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绿色的能源保障

信息来源:国家节能中心 | 作者:官方发布|行业资讯|浏览次数:4334
2022-07-12

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算清能源供需“大账”,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对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意义重大、潜力巨大。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能源体系不是要不要煤炭的问题,而是如何利用煤炭的问题。国家已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作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任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重要政策文件中均做出具体部署。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发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的通知》,通过明确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能效和污染物排放基准水平和标杆水平,充分发挥标准的约束引领作用,推动煤炭洗选、燃煤发电、燃煤锅炉供热、煤炭转化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污降碳,统筹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这篇大文章。

  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对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煤炭是我国资源最丰富的化石能源,2021年我国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56%左右。同时,煤炭也是能源消费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煤炭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能源消费排放的70%左右。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速煤炭及涉煤行业向清洁高效发展,实现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源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统筹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持续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对经济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三)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手段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近年来在消费和利用方面呈现出清洁化、多元化发展趋势,已经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科学谋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支撑煤炭相关产业持续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方向转型,对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提质升级和行稳致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兜底保障

  能源安全是关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立足煤炭稳定供应,积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对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优势、缓解油气资源紧张局面、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煤炭全过程清洁高效利用需进一步深化拓展

  从煤炭利用的洗选加工、利用、转化、废弃物回收等全过程来看,各环节清洁高效利用发展不平衡。煤电是我国清洁高效利用煤炭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一些高参数、大容量煤电机组的能效和污染物排放等关键指标已达国际领先水平。但在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部分现代煤化工产业、二氧化碳捕集封存等方面仍处于发展初期或示范阶段,其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尚需时日。

  (二)洗选加工环节精细化和智能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洗选加工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无论煤炭将来用作燃料或原料,洗选加工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直接影响到煤炭的利用或转化效率。目前,我国的煤炭洗选设备和生产工艺在可靠性、精细化、智能化等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高精度煤炭分选技术工艺及装备应用普及程度不高,工艺过程模型及控制算法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信息化应用差距明显。在精准、适配、灵活响应终端用户需求方面,分选产品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技术装备支撑需要进一步加强

  当前,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技术工艺虽然在不断优化、运行水平也显著提高,但面对持续深化的清洁高效利用要求,需要进一步通过技术创新、工艺优化,实现全链条全流程最大程度降低碳排放。地区和企业间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发展不平衡,在煤化工废水协同治理、煤电污染物一体化脱除、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等方面仍存在核心技术短板,亟需开展攻关研究以不断提高污染控制效率、降低污染控制成本和能耗。

  (四)煤炭与新能源协同发展亟需加快推进

  煤炭与新能源耦合利用,既能减少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又能提升新能源利用质量。随着我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展进入快车道,以及各种有机废弃物、生物质处理需求不断增加,探索煤炭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已成为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目前,煤炭与新能源的耦合利用更多体现在电力调配上,二者深度耦合利用的各项技术仍处于研发示范或探索阶段,亟待开展煤炭与新能源化学转化、电力、热力等多种耦合形式实现,协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三、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积极稳妥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十四五”是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对煤炭这种多产但高碳的化石能源的加工利用应以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需求为导向,以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为目标,步伐坚定、积极稳妥地推进清洁高效利用。

  (一)坚持系统全局观念

  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全局思维,加强统筹谋划,突出重点领域,紧紧围绕“高效”和“清洁”做文章,严格执行相关文件明确的能效和污染物排放的标杆水平、基准水平。加强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及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强化财税金融等配套政策支持,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合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二)强化法律法规保障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已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提升至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需要从法律层面加以保障。建议修订《煤炭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电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关内容,重点明确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法律地位、具体方式、政策支持等事项,同时强化程序性规定,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三)支持技术研发应用

  着眼于煤炭开采、加工、利用全过程的清洁高效,加强对重大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支持。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统筹组织科研力量进行集中攻关。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支持开展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卡脖子”性质的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成熟后进行行业推广普及。提高煤炭作为原料的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加快推动煤炭由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转变。支持煤矿采空区/废弃矿井封存、二氧化碳电化学捕集、矿化利用等负碳技术研发应用。

  (四)完善政策支撑体系

  建立有助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财政补贴、税费和贷款支持政策体系。用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引导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社会资本支持,发挥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的优势,统筹支持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和产能储备项目。建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装备目录,对使用目录技术装备的项目实行税费减免、贷款优先支持等政策倾斜。探索将煤矿低浓度瓦斯利用、废弃矿井二氧化碳封存等纳入国家核证自愿减排管理体系。

  (五)探索融合发展机制

  建立涵盖政策、技术、市场的信息协同机制,构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油、气、风、光、水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能源转型战略格局。不断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建立并完善有利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资源管理、产业规划、技术推广应用协同监管体系。开展氨煤混燃、氢煤混燃技术研究,探索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新路径。充分利用煤矿地面、井下空间及自然资源,挖掘矿井与新能源协同发展潜力,建设煤基多元能源协同清洁能源基地。